向《中共党史研究》学习——祝贺《中共党史研究》创刊20周年李文 (18)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92)
专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对旗帜和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张静如 齐卫平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曲折命运和经验教训沈传宝 (26)
论中国共产党的“和谐世界”理念在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实践何龙群 (34)
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情报部门的评估姚昱 (41)
国共合作与非基督教运动的历史考察郭若平 (49)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李方祥 (5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国统区保甲制度的主张冉绵惠 (68)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及特点房列曙 张神根 (75)
新疆农牧区改革的回顾与思考(1978-1992)陈国裕 (84)
探索与争鸣
“跨党党员”并非都是国民党的“新鲜血液”——对大革命时期知名“跨党党员”早年政治倾向与党派属性的分析欧阳湘 (93)
读史札记
抗日战争初期刘少奇对华北局势和中共在华北中心工作的思考——读《杨尚昆回忆录》翁有为 (98)
一九五八年抗御黄河大洪水的决策和组织机制探略高峻 (104)
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左翼文化运动研究朱法娟 张太原 (111)
海外来鸿
苦难,是谁加给我们的?——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参观有感李向前 (120)
史实考证
关于“以粮为纲”何时被写入政府文件的考证高芸 (125)
书评
当代人写当代史的可贵探索——评《导航中国: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决策历程》柳建辉 (126)
研究动态
纪念广州起义八十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王继凯 (128)
无
《中共党史研究》杂志创刊20周年及编委会座谈会 (F0002)
“《中共党史研究》杂志创刊二十周年及编委会座谈会”笔谈——《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及近期工作设想张启华 (4)
《中共党史研究》与国际问题研究章百家 (7)
《中共党史研究》与党史重大问题、重要人物研究李捷 (8)
《中共党史研究》对军事历史研究的作用齐德学 (9)
党史研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石仲泉 (10)
《中共党史研究》与党史宣传工作黄小同 (11)
对党史类期刊的八点看法张泽青 (12)
《中共党史研究》与党史学科建设张静如 (13)
《中共党史研究》与党史人才培养王顺生 (15)
地方党史成果绽放的园地谢荫明 (16)
祝愿《中共党史研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韩泰华 (17)
中共六大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18)
《党的文献》2008年第2期要目 (74)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1期要目 (103)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2期要目 (110)
中共党史出版社近期出版书目 (F0004)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李景田 (3)
中共十七大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李君如 (10)
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及其联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朱佳木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石仲泉 (17)
“龚育之同志著作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23)
《党的文献》2008年第1期要目 (104)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要目 (117)
第三届张静如中共党史党建优秀论文奖评选结果揭晓 (117)
欢迎订阅二00八年《中共党史研究》杂志 (F0004)
见证历史
起草党代会报告龚育之 (21)
永存的怀念——纪念薄一波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贺光辉 (24)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及其矛盾萧冬连 (3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华侨投资政策及华侨投资研究任贵祥 (40)
专题研究
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统购统销”与“瞒产私分”徐勇 (51)
五十年代城乡隔离的背景:现代化、资源与权力谢敬 (59)
中国导弹计划与美国情报部门的评估(1956—1976)詹欣 (66)
一九六九年“国际形势座谈会”及其历史贡献陈少铭 (75)
《苏日中立条约》的缔结与影响金东吉[韩] (82)
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陈夕 (90)
人物研究
周恩来与抗战时期中共-英国关系的嬗变——以中共南方局与英国驻华大使馆为中心的考察杜俊华 (99)
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
从《中国季刊》看西方学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巫云仙 (105)
海外来鸿
克伦茨总书记访问记李向前 (112)
书评
革命与乡村:中国的逻辑——读《革命与乡村》丛书林尚立 (118)
“三反”运动研究的一部新作忻君 (123)
研究动态
纪念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召开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李颖 (124)
“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综述余伯流 (127)
二00七年全国中共党史党建学位点会议暨博士生论坛述要赵朝峰 (F0003)
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要素——以“九个月纠‘左’”为例郑谦 (3)
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初期社会风尚的演变范小方 童学 (12)
从陈诚家书看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的有关问题李良明 (19)
论抗日战争初期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敌后游击战郭代习 (25)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中国渐进式经济转型经验及其发展道路探索李伟 张占斌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学教育工作的历史沿革朱立恒 (39)
周恩来与中共七大李蓉 (46)
试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的对外贸易思想与实践徐行 张松 (53)
无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3期要目 (52)
《党的文献》2008年第3期要目 (89)
关于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的征文通知 (F0004)
党史论坛
关于当前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的几个问题孙英 (60)
关于中共党史学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宋俭 丁俊萍 (64)
关于“国史”研究和“国史”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再认识齐鹏飞 (70)
学位论文选登
试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关于老区政策的演变黄小钫 王续添 (76)
探索与争鸣
三年困难时期城乡饥荒差异的粮食政策分析辛逸 葛玲 (83)
地方党史研究
土地立法与山西新区土地改革李茂盛 王里鹏 (90)
庐山会议前江苏省对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叶扬兵 (96)
研究综述
二00七年中共党史研究述评刘晶芳 刘振清 (103)
党史资料
“武汉抗战”史料的新成果田子渝 (116)
史实考证
关于黄埔军校一期中共党员学生的若干问题考辨刘育钢 (121)
党史工作动态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召开高校党史研究座谈会宁宇 (127)
论龚育之对中共历史研究的独特贡献张静如 欧阳奇 (3)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4期要目 (36)
《党的文献》2008年第4期要目 (75)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3期要目 (84)
专题研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演变——以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为背景王素莉 (13)
关于人民公社制度变迁动力和机制的探讨应小丽 (23)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政权选举制度述论张正光 (28)
关于中共六大研究的若干问题韩泰华 (37)
论一九三八年三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李东朗 (45)
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忠于时代,超越时代——周恩来与中国外交章百家 (52)
周恩来与人民政协的成立和发展黄小同 (61)
周恩来与对日本战犯的处理政策大泽武司[日] (67)
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改革三十年的阶段分析武力 (76)
“五五”期间中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初步探索沈传亮 (85)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研究述评莫志斌 唐去非 (92)
人物研究
叶剑英在广州城市管理中的理论建树(1949-1952)莫岳云 (101)
地方党史研究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减租与交租问题张玮 (107)
探索与争鸣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几个问题的思考——兼与欧阳湘商榷高敏 (115)
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
二00七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翟亚柳 乔君 陈鹤 (120)
史实考证
关于宜章暴动两则史实的补证罗大正 (F0003)
胡华书信资料、回忆文章征集启事 (F0004)
关于东固革命根据地几个问题的研究唐莲英 陈胜华 (106)
探索与争鸣
“改造联合”与“社会主义青年团”不是同一个组织——与石川祯浩商榷李永春 张海燕 (112)
史实考证
中央苏区的范围究竟有多大林强 (117)
本刊特稿
大灾面前彰显党史工作者风采川史文 (120)
读史札记
吸收 扬弃 批判——青年周恩来与传统文化刘济生 (122)
研究动态
纪念中共六大召开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刘学礼 (126)
征文启事
“创立与发展——党内监督组织建设”理论研讨会征文启事 (24)
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F0003)
专题研究
重寻“畅观楼事件”的真实傅颐 (42)
对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竹入义胜身份与作用的考辨胡鸣 (51)
人民公社时期县社干部农村政策执行中“变通”问题研究——以河北省部分地区包产到户为中心的考察张海荣 (59)
试析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对相关谣言的应对与处理侯松涛 (68)
民主革命时期台湾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之研究张春英 (75)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台湾问题的主张王希锋 (82)
人物研究
杨昌济的英才思想及其对毛泽东的影响彭大成 (89)
研究综述
二○○六年“文化大革命”史研究评述柳建辉 陈建坡 (97)
无
我所亲历的安徽农村改革——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作王光宇 (3)
《党的文献》2008年第5期要目 (16)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5期要目 (41)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4期要目 (41)
欢迎订阅二○○九年《中共党史研究》 (F0004)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改革开放以来六次党代会报告 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演进与创新杨凤城 (9)
从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看中国外交战略的发展变化陈少铭 (1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四大期间政治体制改革述评王旸 (25)
第四次文代大会与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樊锐 (33)